一、安装前准备:
首先,需根据玻璃钢一体化泵站的规格、重量以及地质勘查报告,设计并施工混凝土基础。基础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,其尺寸需比泵站底部四周各宽出 50 – 100cm,为后续安装和维护预留操作空间;基础表面平整度误差要控制在≤2mm/m,确保绝对水平,同时预埋好地脚螺栓或安装钢板,为泵站固定提供支撑。与此同时,严格核对泵站的型号、流量、扬程、功率等参数,确保与设计图纸完全一致;仔细检查设备外观,查看玻璃钢筒体有无裂纹、破损或变形,内部水泵、管道、阀门、控制系统等配件是否齐全,且固定牢固无松动;还要对水泵、阀门进行初步运行测试,检查是否存在卡滞、漏水等问题。此外,提前准备好起重机、叉车等吊装设备,扳手、水平仪、卷尺等工具,以及混凝土、防水材料、密封胶、地脚螺栓等安装材料。
二、安装流程:
利用起重机将泵站筒体垂直、平稳地吊入预先开挖好的基坑中,在吊装过程中,要避免筒体与基坑壁发生碰撞。将筒体缓慢下放至基础上方,使泵站底座的地脚螺栓孔与基础预埋螺栓精准对齐,通过调整吊装绳索来保证筒体的垂直度,其误差需控制在≤1‰,若不达标则使用垫片进行调整。随后,将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与泵站接口连接,连接时务必保证管道与接口中心完全对齐,采用法兰连接方式时,要加装密封垫,并按照对角线顺序均匀拧紧螺栓,防止出现漏水现象;同时,在管道安装完成后,需设置支撑支架,避免管道重量对泵站接口产生应力。接下来,将泵站内部的水泵电缆、液位计电缆等与外部控制柜进行连接,确保接线牢固,线缆标识清晰明确,且符合电气施工规范要求。最后,选用粒径≤30mm 的砂卵石或级配砂石作为回填材料,对基坑进行分层回填,每层回填厚度不超过 30cm,并分层夯实,保证回填土均匀压实,防止筒体受力不均;在基础与筒体连接处、管道穿越墙体处,使用防水密封胶或防水涂料进行密封处理,防止地下水渗入。
三、调试与试运行:
接通电源后,首先对控制柜内的各元件进行检查,查看其运行是否正常;测试液位控制系统,包括液位计、浮球开关等部件的灵敏度,确保水泵能够根据液位变化自动启停。然后,分别启动每台水泵,进行 30 分钟的单机试运行,在此过程中,密切观察水泵的转速、电流、电压是否稳定,是否存在异常振动或噪音,检查管道接口有无漏水情况。完成单机试运行后,模拟实际工况,开启进水阀门,进行联动试运行,观察泵站在不同液位下的运行状态,测试水泵的联动控制功能,如主用泵与备用泵的自动切换、故障报警等功能是否正常,并详细记录试运行过程中的流量、扬程、能耗等数据,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。
四、注意事项:
在整个安装过程中,吊装作业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指挥,严禁任何人员在吊装区域下方停留或行走,防止发生意外;电气作业需由持证电工完成,且要严格遵守断电操作规范,避免触电风险。施工过程中,要注意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,防止杂物掉入泵站内部,尤其是水泵和管道接口处,以免造成堵塞或损坏设备;如果是在雨季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区域进行安装,需提前在基坑周围设置排水沟、集水井等排水设施,防止基坑积水导致筒体漂浮。安装完成后,要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进行全面验收,仔细检查安装质量、设备运行状态,并确保产品合格证、安装记录、调试报告等资料齐全;及时整理安装档案,为后续的维护和检修工作提供完整、准确的依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