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锈钢隔油池基于油与水的密度差异(油密度 0.8-0.9g/cm³,水 1g/cm³),通过物理分离原理实现高效油水分离。含油废水首先经进水口进入设备,由格栅或滤网拦截饭菜残渣、纸巾等大颗粒杂质,避免堵塞后续分离区域。预处理后的废水流入第一隔舱,因池体扩容导致流速骤降,形成稳定层流状态,为油水分层创造基础条件。
进入主分离舱后,重力分离作用成为核心机制。废水中的油脂因密度较小逐渐上浮至水面,聚集成浮油层;水和固体杂质则下沉形成污水层与沉渣层。部分隔油池内置斜管或斜板组件,利用 “浅池原理” 增大油滴上浮路径的接触面积,加速微小油滴聚结并缩短分离时间,显著提升分层效率,使 90% 以上的浮油在此阶段完成初步分离。
浮油收集与污水排放通过差异化结构设计实现。分离后的油脂聚集于池体上部,可通过集油管(管口位于油层下方、水层上方)或刮油装置(如链条式刮板)定期收集,排入储油桶或专业回收系统,实现油脂资源化利用。经初步除油的废水则通过溢流管流入深度分离区,进一步去除细微油滴后,达标污水由出水口排入市政管网,满足《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》要求。
沉渣处理与防臭设计保障设备长期稳定运行。池底沉积的污泥、食物残渣等杂质,可通过排污阀或吸污设备定期清除,避免发酵产生异味或堵塞管道。同时,不锈钢池体采用密封结构,部分型号配备通气管连接室外,在平衡内外气压的同时,有效阻止异味溢出,符合餐饮场所卫生规范,避免二次污染。
部分高端不锈钢隔油池集成强化分离技术与材质优势。针对含乳化油废水或低温场景,可选配气浮装置(微气泡粘附油滴加速上浮)、过滤模块(活性炭吸附残留油分)或加热系统(保持 30-40℃水温防止油脂凝固)。材质方面,304/316L 不锈钢凭借耐腐蚀、易清洁、密封性强的特性,不仅适应含油污水的长期侵蚀,还因光滑内壁减少油脂粘附,便于维护,且结构紧凑适合后厨狭窄空间,兼顾效率与实用性。